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s
货运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货运知识
宏观经济形势放缓下的物流发展
 


前三季度,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物流业的发展也提早进入了寒冬期。各项数据较往年均有大幅度回落,在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物流业如何突破困局,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成为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来自水运方面的数据显示, 三季度,受中国经济增速温和放缓,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元区经济继续萎缩,外需不足等影响。今年1~8月份,中国规模 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3.5亿吨,同比增长6.1%。

其中外贸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0.1亿吨和43.4亿吨,增长11.1%和3.9%,增 速有所放缓。而来自空运方面的数据显示,受需求放缓、油价上涨、汇兑损失等影响,8月份我国货邮运输量同比仅增长0.1%,当年累计则同比下跌4.1%, 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当年累计同比下跌达14.1%。面临同样状况的还有陆运运输,1-8月我国铁路客运量、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2.8%、3.6%;铁 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3%、0.1%,其中8月份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6.6%、6.8%,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尽管中 间增幅有所回升,但总的来说整个陆运市场呈现出紧张的状态,数据不及前几年经济形势大好时那样令人满意。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增幅都将呈现出缓慢增长的状态。受此影响,我国物流业也将进入适度增长的战略调整时期。新形 势下,物流业要实现快速转变,不仅要积极应对经济增幅放缓带来的挑战,同时应抓住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转变物流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减轻行业发展对增长速度的依赖。

推动物流业发展从原有成本驱动、速度优先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集约化增长方式转 变,从单一功能、比拼价格的传统物流向靠提升服务质量、依托信息化发展的现代物流转变。只有这样,物流运输才能真正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做到这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改变信息流通不对称的状况。促进物流信息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四流合一”,支撑物流业务模式转型发展。 其次,提升服务质量,净化物流运输环境。加强服务,逐步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益化服务转变,把服务品质做细做优。要推动产业链延伸服务,逐步由物流功能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分散式物流服务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拓展,满足多样化物流需求。 再者,加快物流网络覆盖,减少物流运输的盲区。当代物流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相对便利的大中小城市,而对于市场广阔的农村地区,鲜有物流运输线 路覆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流增长的着力点,同时难以真正发挥出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作用,难以带动国内消费的增长。因此,在经济形势放缓的情 况下,物流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不失为转移经济增幅放缓带来压力的一项不错的措施。 最后,改变传统的物流货物经营模式,寻找新的赢利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消费以及贸易模式的革新,同时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大大增加,物流业要 摆脱传统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大力培育这一新的增长点,拓宽物流运输范围。实现线上线下物流运输的齐头并进,共同推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在经济形势放缓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转型升级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财政政策对产业的引导作用, 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妥善解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协调解决交通、融资、土地等长期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难题,深化收费公路清理 工作,降低过路过桥收费,保障物流用地供应,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只有在内外因双重作用下才能真正推动物流业摆脱经济发展放缓的影 响,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快速发展。 





地址:北京顺义南法信镇汇园宫403室 010-69450892  京ICP备17047527号-1
国际国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多式联运

Copyright @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久航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